PRODUCT CENTER
聯系我們
發布時間:2025-09-22 11:40 瀏覽次數:
在畜禽養殖業蓬勃發展的同時,養殖廢水帶來的污染問題日益嚴峻。這些由糞便、尿液和沖洗水混合而成的廢水,同隱藏的 “生態殺手”,若不妥善處理,將對環境造成巨大破壞。掌握科學的處理技術,是實現養殖廢水從污染到凈化轉變的關鍵。
畜禽養殖場排出的廢水污染負荷極高,化學需氧量(COD)遠超生活污水,氨氮含量豐富,還夾雜著大量飼料殘渣、毛發等懸浮物。這些特性給處理工作帶來諸多難題,固體雜質容易堵塞處理設備,高濃度氨氮會抑制微生物活性,而其中超標的病原微生物,如大腸桿菌等,更是增加了處理的復雜性和危險性。
第一步:固液分離 —— 攔截 "看得見" 的污染
固液分離是處理的首要環節。機械格柵像忠誠的衛士,攔住飼料袋、羽毛等大雜物,防止它們進入后續處理系統搗亂。螺旋擠壓機則對糞渣進行擠壓,把其中的水分大量擠出,使糞渣含水率大幅降低 。水力篩網憑借細密的孔徑,進一步過濾,去除細小懸浮物。經過這一系列操作,廢水中的懸浮物大量減少,污染物濃度也得到初步降低。
第二步:物化處理 —— 深度凈化預處理
物化處理采用混凝沉淀技術。向廢水中投加聚合氯化鋁(PAC)和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(PAM),PAC 就像一把鑰匙,中和廢水中膠體顆粒的電荷,讓它們不再穩定;PAM 則如同紐帶,將這些顆粒連接起來,形成大的絮體。隨著時間推移,這些絮體在重力作用下沉降,實現與水的分離,使廢水變得更加清澈,為后續處理減輕負擔。
第三步:厭氧處理 —— 降解有機物的 "主力軍"
UASB 反應器是厭氧處理的核心。廢水從底部緩緩進入反應器,在無氧環境下,厭氧菌群如同勤勞的工人,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逐步分解,產生沼氣。反應器內的三相分離器發揮重要作用,它能精準地將產生的沼氣、處理后的水以及剩余的污泥分離開來。若場地有限,水解酸化工藝是不錯的替代選擇,在一定時間內,它也能有效降低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。
第四步:好氧處理 —— 精準脫氮除磷
兩級 A/O 工藝通過缺氧段和好氧段的協同作用實現脫氮除磷。在缺氧段,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,將硝酸鹽轉化為氮氣;進入好氧段,硝化細菌在充足的氧氣環境下,把氨氮轉化為硝酸鹽。經過兩級處理,廢水中的氮和磷被大量去除,水質得到顯著改善。
為確保廢水達標排放,還需進行深度處理。化學除磷通過投加聚合硫酸鐵,與廢水中的磷發生反應,形成沉淀并去除;芬頓氧化能有效處理那些難以降解的有機物;紫外線消毒則像一把無形的利劍,殺滅廢水中 99% 的病原菌,讓廢水變得安全無害。
不同養殖規模適合不同的處理工藝。小型養殖場可選擇較為簡易的組合工藝,投資成本較低,占地面積小;中型養殖場需采用更專業的處理工藝,以應對較大規模的廢水;大型養殖場則需要全流程組合工藝,并可考慮沼氣發電等資源回收利用方式,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。
日常運行中,定期清理格柵渣、檢測厭氧污泥活性、更換曝氣頭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關鍵。遇到泡沫問題、污泥膨脹或設備腐蝕等異常情況,也有相應的解決辦法。此外,將糞渣堆肥、利用沼氣發電、中水回用等措施,能讓養殖廢水處理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。
未來,養殖廢水處理將朝著智慧化、高效化和低碳化方向發展。智慧化運維可實現水質實時監測和自動控制;新型工藝能提高處理效率、減少占地面積;低碳技術則助力降低能耗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養殖廢水處理是一項系統工程,遵循 “分級處理、資源回收” 原則,通過科學的處理工藝和精細化的管理,不僅能解決污染問題,還能創造額外收益,為養殖業的綠色發展保駕護航。